文堂中文 > 三国:从签到开始无敌 > 第一百七十四章 两军对峙

第一百七十四章 两军对峙

回到军中,曹操就诉说了此事,希望集思广益,猜测王山在干什么。

其中曹操军最重要的谋士郭嘉陷入了沉思,没有开口说话,反倒是李典站出来道:

“左将军莫不是约了董卓亲自出战?”

“怎么可能?

董卓那个胖样子都骑不了马了。”

曹洪道。

说的太有道理了!

董卓肯定不会出战,最多派遣手下应付。

“所以,此战肯定是一个阴谋。”

夏侯渊肯定地道,“五千对五千,莫非董卓傻了不成?”

要说他们输在一个傻子手上,打死也不承认啊。

“董卓肯定有埋伏,要不要去提醒一下左将军?”

夏侯渊接着道。

曹操也认同夏侯渊的看法,不愧是自己看重的去帅才。

可惜的是,王山没有把计划全盘托出,曹操也不好随便介入。

“主公,左将军有何要求?”

郭嘉突然道。

“只是单纯地让我们接应他。”

曹操又详细地解释了一遍。

“如此说来,左将军知道,约战必输,所以制胜的把握,在于昨晚调动的上万兵马。”

郭嘉分析道。

夏侯渊这才知道,原来左将军不需要提醒。

曹操又命令守夜将士复述了一遍,明确地表示幽州军去往了河边。

“莫非,左将军要袭击长安?”

郭嘉提出了最接近正确的猜测。

长安是董卓最后的根基,不可能就这么放弃了。

他已经当过一次丧家之犬了,绝对不会再当第二次。

只是曹操疑惑不解的是,王山怎么敢保证,能用一万人拿下长安?

只能用痴心妄想来形容了吧。

或者说是艺高人胆大。

“恐怕真是这样,王山说了,若是作战成功,董卓就会退兵。”

曹操叹息道。

这样的作战理念,是他学不来的。

也就只有幽州那样的精锐,勉强能够做到。

“我军如何做才好?”

曹操又问道,主要是看郭嘉的意见。

而郭嘉却很光棍,道:“就按照左将军所说的做,反正损失又不是我们的,随便他怎么折腾。”

在郭嘉的提醒下,曹操也很快相通了,只要虎牢关守住了,他就没事。

就是有一点对不住王山,毕竟人家是来帮助他守城的,想到此处,曹操立刻良心发现,命令夏侯渊率领大军,随时准备接应幽州兵马。

王山很快点齐五千兵马,朝着约定的地方出发。

地形他已经让斥候探查清楚了,能够伏兵的只有两个地方,一个是西边的小森林,另一个是山背。

王山计算了一下董卓军的数量,要包围他的五千人马,怎么也得两三万人,小森林肯定藏不住,那么山背的可能性最大。

“子义,你悄悄带人去看一下。”

王山道。

“末将领命!”

太史慈带着十几骑就出发了。

确定敌人的数量以及埋伏方向,自己心里也有个数。

王山一边命令士兵布阵,一边等待董卓军。

半个时辰之后,太史慈回来了,脸色非常难看,在王山耳边低声交谈了几句。

好家伙,董卓莫非疯了不成?

竟然埋伏了十万人马!

真是把王山当瞎子耍!

“主公,如此一来我军太危险了,还是撤退吧。”

太史慈建议道。

十万飞熊军啊,能把人吓死。

王山却一反常态,坚定地道:“敌人大军都集中在这里,更加不会注意到子龙,所以我们应该尽量争取时间。

放心吧,我让孟德接应我们了。”

太史慈一时之间不知道是感动还是生气,为了赵云,主公也太冒险了。

既然劝说无效,他就只好保证退路,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后面的曹操。

曹操也是一脸震惊,本来他认为这是接应,不是决战,就只派出来两万兵马,毕竟虎牢关还是要守的。

可是,董卓伏兵十万!两万人就不够打的了。

为此,曹操合计了一下,先是劝王山退兵,被拒绝了,只好继续从虎牢关调兵。

“主公,为啥我们这么积极,让左将军……”李典还没有说出那句话以下犯上的话,就被曹操打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