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堂中文 > 重生之官道 > 第八十章 宴席

五月初,唐逸将一字一句修改后,剔除了带有个人感彩的数万字的建议书由唐系渠道呈给了政治局和国务院,接下来的事,黄海能不能成为农业改革的试点,就暂时不需要他操心了。

周三晚,黄海灯光璀璨,坐在奥迪里的唐逸却是无心欣赏外面的街景,拿出手机,给小妹短信,上周一周没见到小妹,怪想她的,但也没办法,小妹拉大队前往南海演习,现在和唐逸远距千里之外。

唐逸刚刚参加完黄海、宁台、南威三市市长联席会议,在会议上,唐逸提出了取代“先富论”的观点,唐逸认为,先富论在改革初期为国民经济展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是不可磨灭的,但改革开放已经二十多年,国内社会已经渐渐形成了“先富阶层”,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而现阶段经济的展应该更加注重能惠及普罗大众,要带动大部分人富起来,正在展开的三市经济调整尤其要注重这一点,来三市经济圈投资的非公有制企业,一定要建立完善的工会组织,市属总工会要真正做到成为全市职工的主心骨,不能当摆设。非公有制企业要有合理的招聘解聘制度,要由经济部门评估其年工资平均增长幅度是否合理,因劳资纠纷原因,经企业工会组织、总工会批准的停工属于合法行为,任何企业不得以停工为理由解聘职

82年的宪法取消了罢工权的提法,用了停工和怠工来代替,唐逸也就谨慎地用了停工这个词汇。但不管怎么说,唐逸这种赋予工会停工权的说法还是令参加会议的人吃了一惊,也都觉得异常新颖,唐逸的讲话可是比那些重复空洞的经济词汇、经济理论的陈腔滥调令人振奋,因为与会的干部大都知道,这可能不是唐逸自己的声音,而是能影响共和国国策的某一个强大团体的声音。

唐逸对这次地联席会议结果尚算满意,在赋予工会停工权地事宜上,唐逸和唐系几位重量级人物进行了沟通,而看过唐逸关于农村政策的分析调整的建议书后。在唐系核心圈子中。唐逸已经得到了很多好评,这位袅袅升起地政治新星虽然年纪轻、资历浅,但已经逐渐被唐系核心圈子所接纳。第三代领军人物可谓实至名归。

当然,也有老同志认为唐逸的大农庄展计划和西方农庄模式太过接近,很容易促生新的地主阶层,舅爷就是持这种观点,唐逸不得不详细解释了自己理解的新农村建设展的三个模式。农庄式大合作社模式也就是建设现代化居民点,将土地大面积集中,村民入股。公司化管理,机械化耕作。可节省大量劳力。中心镇模式,即是大力展县域城镇经济建设。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镇而不是去大城市,可吸纳大合作社后剩余地劳力进城镇展工商业和特色产业。第三种模式就是传统的家庭合作模式。不愿意进入合作社的,以二三十亩地家庭为单位,进行养殖、栽培等农业产业。这三种模式结合,在实践中摸索经验,再进行一系列完善,农业现代化,步入小康社会将不再遥远,甚至大城市也会因为农村的变革受益匪浅。

当然,唐逸也知道,未经过实践地东西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缺陷,肯定会招来非议,一些自以为是地专家或者某些圈子的御用文人也会用天花乱坠地理论开始冒头批评,但事情还是要做的,不做怎么去完善?难道只凭专家的理论和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就能建设新农村吗?

在获得唐系核心圈子认同后,唐逸提出停工权也就可以理解,唐系核心人物,大多为这位年青人敢于参与国策的讨论而欣慰,对他的许多观点,也都认真的听,并在内部进行了讨论,由此也可见唐逸在派系中地位的进一步上升。

而在唐逸参加市长联席会议的当口也收到了信息,台州市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打击村匪路霸的专项治理行动,江日进专门打来电话,介绍了三头被批捕的情况,于陀村委会的村长,市公安局、财政局几位科级干部也受到了牵连,江日进更笑呵呵提到了小花,说他去于陀走了走,告诉了小花一家和小花一起吃瓜的是黄海唐市长,小花说了,要来黄海看市长叔叔。

唐逸当时就笑,说:“等暑假吧,欢迎她来黄海

接着江日进又向唐逸汇报了抗旱救灾的新一步情况,说是在全市人民的团结奋斗下,灾情得到了很大的缓解。

唐逸想到这儿又笑了笑。心情好。给小妹了长长地一篇笑话。打字打地手都累了。唐逸是最不喜欢用手机拼字地。将短信过去后。就靠在了座椅上。思索着这些天和唐系领导们通话地得失。本来。唐逸还是想再稳一稳地。但人生百年。匆匆而过。在自己能影响地最大范围内出自己地声音。不管从什么时候开始。也实在称不上早。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唐逸摩挲了一下头皮。脑海里莫名冒出这句词。在黄海一系列争斗后。去了趟农村。唐逸又多了许多感悟。回这一年多地争斗。唐逸自嘲地笑笑。但斗。还是要斗地。

最近。好像蔡书记又有些耐不住。在月初地省委常委会上。就指责鲁东一些市地领导班子人浮于事。画了圈子占山为王。虽然恰逢换届将至省委组织部考察南威班子。得到地结果很不好。蔡书记批评地应该是南威。但总归叫人听了刺

现在。黄海下辖市区各镇各街道基层地党代会和人代会正在进行中。下辖各市、区地党委政府换届工作将在一两个月内结束。无疑。蔡书记是想在各市区地换届中有些作为地。

唐逸点上了一颗烟。靠在后座上。也不知道在寻思什么。

手机悦耳地音乐响起。唐逸看看号。是允儿。唐逸就一阵奇怪。允儿很少主动给自己打电话地。接通。笑道:“允儿同志。怎么。想我啦?”

允儿有些不好意思的恩一声。逗得唐逸哈哈一笑。

允儿又犹豫着道:“长,我在贞淑的店里,您。您能来一下吗?贞淑想,想谢谢您。”话筒里传来女孩子咯咯的笑声,随即允儿就生气用朝鲜话训斥她,那边笑声小了下去,允儿又赶忙道:“是。是贞淑的朋友,您别生气,啊。您还是别来了,改天我带贞淑去看您。”

唐逸笑笑:“不了。有时间,我这就过去。你把她店铺地址告诉我。”允儿是第一次打电话约唐逸,而且又有朋友在身边。自然要鼓励她。

允儿就开心的道:“谢谢长!”

贞淑的小店在步行商业街,在步行街附近地角落停了车,唐逸就将西装脱掉,摘下金丝眼镜,扯下领带,解开白衬衣地领口和袖口的扣子,更将衬衫袖口挽了挽,小武忙将杂物箱里的帽子和墨镜递给唐逸,唐逸戴上墨镜和帽子,气质陡然一变,从刚刚文质彬彬地学者领导变成了社会青年。

看左右没人注意,唐逸推车门下车,很快进入了步行街的人流,小武随即驾车离去。

朝鲜文写就的招牌,闪烁的霓虹很是漂亮,唐逸推开玻璃门进了店,铺面不大,但装修很雅致,墙上和衣架上挂着各种朝鲜民族服饰。

允儿却是不在,一名眉清目秀的朝鲜族小姑娘操着生硬地中文来接待唐逸,唐逸笑笑,说:“我打个电话。”拿出电话拨了号,允儿接通,很吵的样子,唐逸笑道:“我到了,你怎么没在店里?”

啊,我出来接您了,真是笨死了,没看到长。”允儿自怨自哀,接着就小跑起来。唐逸就笑:“慢点,别摔着!”允儿羞涩的恩了一声,觉得自己真是太笨了,跑几步长都会担心,但心里又甜甜地。

唐逸挂电话,就见里间门开了,走出一个打扮时尚的美貌少妇,正是贞淑,但如果不是在这间店里,自己却是怎么也认不出来了。

贞淑身后有一男一女,打扮都很时髦,刚刚五月份,女孩儿却是穿了一件黑色地紧身小背心,显得高高的在胸前挺着,露着白嫩地肚皮,下身是黑色短裙,雪白的双腿,穿着黑色高跟凉鞋,描得媚媚地双眼放荡的四处瞟着,一看就是那种不怎么正经的女孩儿。

“长!”允儿好听的声音从后面传来,唐逸回过身,就见到了穿着雪白衬衣,浅蓝素花牛仔裤、浅黄帆布鞋,斜挎漂亮的帆布小包包的允儿,允儿总是给人很纯净很青春的感觉,而看唐逸的眼睛时时会流露出羞涩,令唐逸怎么疼也疼不够。

允儿跑上两步,刚刚有些犹豫,唐逸就抓起了她的小手,允儿吓了一跳,被人看到怎么办?会影响长的。又不敢挣脱,红着脸,低下了头。

贞淑可是知道唐逸大有来头,而且来黄海后看新闻看到过唐市长,隐隐觉得唐市长和允儿的长很像,加上上次唐逸去朝鲜时的新闻,记得唐逸是副部级高官,应该就是黄海的唐市长,但她也只是心里琢磨,和允儿都没提过。

见到唐逸牵起允儿的手,贞淑很为朋友开心,走上两步笑道:“领导,您好。”在别人看来是开玩笑,只有唐逸和她知道这话的深意。

唐逸微笑点点头,那边穿着黑色短裙的女孩儿就格格笑着凑过来,“你就是允儿的男朋友啊,喂,你是汉人

允儿蹙起秀眉,抬头道:“说了不是男朋友。”

“恩,不是男朋友,随便你!”短裙女孩儿又媚笑两声,问唐逸:“怎么称呼?”

唐逸笑道:“你就叫我唐哥吧。”又对贞淑道:“你也是。”

贞淑点头,跟在短裙女孩儿身边的男人却是嘲讽的道:“唐哥?架子倒不小。”男青年脖子上挂着小手指粗地金链,一看就是有钱人。

贞淑就给唐逸介绍女孩儿和那个男青年。女孩儿叫金日晶,和贞淑一个村,但十三岁的时候就跟着父亲逃北,黄海韩国人很多,他们父女也流落到了黄海,现在也拿到了国内的身份证,这几年新义州越开放,金日晶也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回家乡看一看,这才和贞淑搭上了线,至于男人。叫小成。是金日晶的男朋友,家里开影楼的,父母有个上百万身家。

贞淑又给唐逸介绍那个穿着朝鲜民族装。最开始来招呼唐逸的小姑娘,是贞淑从朝鲜带来的同乡,叫朴海英,才十七岁。

唐逸就笑:“十七?非法劳工吧?”

贞淑忙道:“不是,她的就业证和居留证手续全着倒宽!”初始见到允儿。小成就被允儿的干净纯美吸引,但允儿一直不大搭理他,本来心里就不舒服。再见到允儿地男友来了后,贞淑对其态度很不一样。亲热中又有些恭敬,和对待他明显两个感觉。在自己圈子受惯了奉承地小成就更加不忿起来。

贞淑也不理他,笑着对唐逸道:“唐哥。我请您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