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堂中文 > 替嫁流放,世子妃种出北大仓 > 第690章 有过节才好名正言顺下刀

南浔商会名头大派头大,以江南一圈为基石,在南允江安江州一带一连五个大城,行事张扬堪称是南方地界上当之无愧的地头蛇。

而且众所周知的,南浔商会中有一会首,六个副首,由这七人所在的家族组织起了南浔商会这么个庞然大物。

这七家占据了南边地界的八成金山,随意拉出一家来,底蕴都深厚到常人难以想象。

七家合起来的财力,说是富可敌国也不为过。

这样的地头圈子形成时间已超百年,自有一套无干朝廷的行事准则,外人难入。

可偏偏就是这样的南浔商会,三番五次给桑枝夏下了帖子,想邀桑枝夏入席一叙。

说起这个,桑枝夏面上多了几分正色,思索片刻才说:“要帖子能弄,只是拿到了帖子,只怕也没那么容易。”

桑枝夏叹道:“说起来,其实这个南浔商会对我的怨气还不小,你确定要打着我的名头去?”

“我只怕是会适得其反呢。”

桑枝夏第一次接触到南浔商会的名头,就是试图在南边儿开辟新的商道时。

薛柳和林云都被桑枝夏派去了江南,还有曾为蜀地大户的沈安竹在不断打通关窍。

以及徐家留下的人脉人力,齐老在潜渊山庄积攒半生的底蕴都在出力。

按理说有了如此雄厚的人力物力支持,理应不难。

可就算是如此,当初想在南方立足时,过程还是多有曲折。

桑枝夏揉了揉眉心说:“咱们从南至北的商队占据最大的便利就是漕运。”

“有了小王爷的帮忙,漕运一道咱们算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运输的成本和时间都被缩到了最小。”

“皂花烈酒羊绒毯是咱家独有的东西暂且不提,咱们从北地运过去的皮毛,粮食,茶叶,甚至是胭脂水粉药材之类的东西,品相相对更好,价格都比当地的低。”

“故而刚在那边立足,最先受到的就是当地商户的抱团打压,林云等人还前后遭遇了好几次刺杀,万幸是没出大事儿。”

桑枝夏面上露出几分讥诮,嘲道:“后来商会给我递帖子,也不是多看得起我,是明知打压不成,想反过手来拉我入伙,又或者说……”

“是试图兼并。”

本来商人做买卖,干的就是倒手盈利的活儿,本来谁家的买卖想怎么做,那都全凭自己的心意,旁人无权干涉。

桑枝夏也没有恶意竞争的意思,起初只是想大不了少赚些,先在当地把脚站稳,而后再慢慢发展。

然而别人不这样想。

想到之前的那些糟心事儿,桑枝夏抿紧了唇说:“最开始的时候,是有人看上了皂花的秘方,想出钱买,买卖没成,随之而来的就是打压。”

地头蛇见不得外来户占据了自己没吃上的糕点,就想仗着自己的强横把外来户弄死,取而代之。

最后一系列的阴谋阳谋没能得逞,反而是让林云等人趁机在南边儿扎根站稳。

许是意识到一味的打压排挤效用不佳,那些人转头又改了主意。

桑枝夏低头捏了捏徐璈的鼻子,轻轻地说:“而且那些人的确不只是嘴上的本事,能耐还挺大。”

“林云他们在外行走并未打我的名号,大多数人也不知道他们的身后站着的主家是我,但南浔商会发到林云手中的帖子,写的是我的大名儿。”

能查得出林云和薛柳的主子是桑枝夏,还能指名道姓把帖子送上门。

这举止怎么看都不像是拉拢,更像是一种挑衅。

或者说,示威。

徐璈抓住桑枝夏的指尖凑在嘴边咬了一口,淡声道:“枝枝,这些事儿你不该瞒我的。”

“又不是处理不好,跟你说这些做什么?”

桑枝夏失笑道:“再说我也就是隔着大老远着急,实际上出力的都是林云他们,我倒是不曾受什么累。”

而且那时候徐璈跟着江遇白忙得脚后跟砸后脑勺,桑枝夏也的确是不想拿这些琐事让他操心。

徐璈抿紧了唇没说话。

桑枝夏哄孩子似的低头在他的眉心亲了一下,无奈道:“南边儿的利咱家现在的确是分了一杯羹,但在那些人眼里,咱们分到的这些跟从人家碗里强抢的区别不大。”

“所以我说,打着我的名号去,不见得能帮得上你的忙。”

说不定人家一听来的是自己咬牙了许久的对手,当晚在家就要开始磨刀。

别到时候忙没正经帮上,反倒是添乱了。

桑枝夏还在想有没有别的办法,谁知徐璈却只是低低地笑了几声:“我倒是觉得,合适得很。”

桑枝夏挑了挑眉。